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导热油加热软管pdf

人气: 发表时间:2025-04-25 文章出处:企业动态

  

导热油加热软管pdf

  《导热油加热软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热油加热软管.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9.5 (22)申请日 2020.01.02 (73)专利权人 无锡雪桃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14134 江苏省无锡市技术开发区大 通路1号 (72)发明人 许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28 代理人 聂启新 (51)Int.Cl. C10C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导热油加热软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管路技术领域, 尤其 为导热油加热软管, 包括沥青计量保温外桶、 沥 青进入。

  2、管、 导热油保温管和导热油软管, 所述沥 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计量内桶, 所 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右侧设置有沥青进入管, 所述沥青进入管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油保 温管,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外壁面与导热油 保温管的内端面均安装有固定电焊座, 所述固定 电焊座之间设置有导热油软管, 位于导热油软管 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电焊座分别与沥青计量保 温外桶和导热油保温管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 中, 通过设置的固定管电焊座、 导热油软管等构 件, 可以用软管的伸缩性来抵消因为沥青进入管 的晃动而产生的对导热油软管的拉扯, 避免导热 油的外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

  3、522116 U 2020.09.18 CN 211522116 U 1.导热油加热软管, 包括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 沥青进入管(3)、 导热油保温管(4)和 导热油软管(6), 其特征是: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计量内桶(1),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右侧设置有沥青进入管(3), 且沥青进入管(3)的一端与沥青 计量内桶(1)顶面连通, 所述沥青进入管(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油保温管(4), 所述沥 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外壁面与导热油保温管(4)的内端面均安装有固定电焊座(5), 两个 固定电焊座(5)之间通过导热油软管(6)连通, 两个固定电焊座(5)。

  4、分别与沥青计量保温外 桶(2)和导热油保温管(4)内部连通。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软管, 其特征是: 所述导热油保温管(4)的左端 安装有固定板(14), 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所述固定电焊座(5)设置在固定板(14)的中 心内侧, 两个固定电焊座(5)的外侧均设置有环形座(7),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环形座 (7)的左端与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右端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所述环形 座(7)与固定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软管, 其特征是: 所述环形座(7)的内侧滑动连 接有滑动环(8),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右。

  5、两侧的滑动环(8)之间固定连接有链条(9), 所述 链条(9)贯穿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环形座(7)的右端与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环 形座(7)的左端, 所述链条(9)均匀分布在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右两侧的滑动环(8)之间, 且链条(9)设置在导热油软管(6)的外侧。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软管, 其特征是: 所述链条(9)的左端与右端外 侧均设置有弹簧(11), 所述弹簧(11)设置在环形座(7)的内侧, 所述弹簧(11)的左右两端分 别与环形座(7)和滑动环(8)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所述环形座(7)的右端内 侧与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环形座(7。

  6、)的左端内侧均设置有转珠(10), 所述转珠(10)与 链条(9)滑动连接。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软管, 其特征是: 所述环形座(7)的顶端通过铰 链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所述转动杆(12)的右端与位于导热 油软管(6)右侧的转动杆(12)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 所述环形座(7)的顶端面内侧 开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杆(13)穿设在通孔内侧。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22116 U 2 导热油加热软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管路技术领域, 具体为导热油加热软管。 背景技术 0002 导热油又称传热油, 。

  7、传统的热载体是水以及蒸汽, 然而若水在超过其沸点的情况 下用作热载体, 则要求设备和系统承受压力, 在150350摄氏度的工业生产里, 导热油由于 其高沸点而成为了水蒸气的替代品, 可以大量减少设备投资, 跟着社会的发展, 对导热油的 应用愈加广泛, 因此, 对导热油加热软管的需求日渐增长。 0003 沥青从沥青罐利用沥青导热油保温套管进入沥青计量内桶, 每次停止或者开始上 料由于上部不固定, 会导致沥青导热油保温套管晃动, 使得进入沥青计量外桶的导热油管 的电焊脱落, 使得导热油外泄, 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软管由于自身材质原因, 在被外物误碰时容 易导致软管的损坏, 使得导热油外泄, 因此, 针对。

  8、以上问题提出导热油加热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导热油加热软管,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导热油加热软管, 包括沥青计量保温外桶、 沥青进入管、 导热油保温管和导热油软 管,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计量内桶,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右侧设 置有沥青进入管, 且沥青进入管的一端与沥青计量内桶顶面连通, 所述沥青进入管的外端 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油保温管,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外壁面与导热油保温管的内端面均 安装有固定电焊座, 两个固定电焊座之间通过导热油软管连通, 两个固定电。

  9、焊座分别与沥 青计量保温外桶和导热油保温管内部连通。 0007 优选的, 所述导热油保温管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板, 位于导热油软管右侧的所述固 定电焊座设置在固定板的中心内侧, 两个固定电焊座的外侧均设置有环形座, 位于导热油 软管左侧的环形座的左端与沥青计量保温外桶的右端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右侧的所 述环形座与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环形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环, 位于导热油软管左右两侧的滑动 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链条, 所述链条贯穿位于导热油软管左侧的环形座的右端与位于导热油 软管右侧的环形座的左端, 所述链条均匀分布在位于导热油软管左右两侧的滑动环之间, 且链条设置。

  10、在导热油软管的外侧。 0009 优选的, 所述链条的左端与右端外侧均设置有弹簧, 所述弹簧设置在环形座的内 侧, 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环形座和滑动环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左侧的所述环 形座的右端内侧与位于导热油软管右侧的环形座的左端内侧均设置有转珠, 所述转珠与链 条滑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环形座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位于导热油软管左侧的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522116 U 3 所述转动杆的右端与位于导热油软管右侧的转动杆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所述环形座 的顶端面内侧开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杆穿设在通孔内侧。 0011 与现存技术相比, 本实。

  11、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固定管电焊座、 导热油软管等构件, 能够最终靠导热油 软管将沥青计量保温外桶与导热油保温管连通, 使导热油可以在两者之间流动, 用导热油 软管代替原有的固定管后, 用软管的伸缩性来抵消因为沥青进入管的晃动而产生的对导热 油软管的拉扯, 使导热油软管不会与固定电焊座脱落, 避免导热油的外泄。 0013 2、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环形座、 链条、 弹簧等构件, 可以弹簧的弹力使滑动 环将连通紧绷, 通过链条均匀设置在导热油软管的四周使链条对导热油软管进行保护, 避 免导热油软管与外物发生碰撞导致导热油软管的断裂或损坏。 附图说明 。

  12、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沥青计量内桶、 2-沥青计量保温外桶、 3-沥青进入管、 4-导热油保温管、 5- 固定电焊座、 6-导热油软管、 7-环形座、 8-滑动环、 9-链条、 10-转珠、 11-弹簧、 12-转动杆、 13-固定杆、 1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13、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9 导热油加热软管, 包括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 沥青进入管3、 导热油保温管4和导热 油软管6,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计量内桶1, 这种设置通过沥青计量内 桶1对沥青进行配比计量,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右侧设置有沥青进入管3, 且沥青进入 管3的一端与沥青计量内桶1顶面连通, 所述沥青进入管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油保温 管4, 这种设置通过导热油保温管4对沥青进入管3进行保温, 所述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外 壁面与导热油保温管4的内。

  14、端面均安装有固定电焊座5, 两个固定电焊座5之间通过导热油 软管6连通, 这种设置通过固定电焊座5和导热油软管6使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和导热油保温 管4之间连通,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电焊座5分别与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和 导热油保温管4内部连通。 0020 所述导热油保温管4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板14, 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所述固定电 焊座5设置在固定板14的中心内侧, 两个固定电焊座5的外侧均设置有环形座7, 位于导热油 软管6左侧的环形座7的左端与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的右端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 的所述环形座7与固定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 这种设置通过固定板14对位于导热油。

  15、软管6右 侧的环形座7做固定, 通过环形座7对固定电焊座5与导热油软管6的连接处进行保护, 所 述环形座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环8,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右两侧的滑动环8之间固定连接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522116 U 4 有链条9, 所述链条9贯穿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环形座7的右端与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 的环形座7的左端, 所述链条9均匀分布在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右两侧的滑动环8之间, 且链 条9设置在导热油软管6的外侧, 这种设置通过链条9可以对导热油软管6进行保护, 所述链 条9的左端与右端外侧均设置有弹簧11, 所述弹簧11设置在环形座7的内侧, 所述弹簧11的 左右。

  16、两端分别与环形座7和滑动环8固定连接, 位于导热油软管6左侧的所述环形座7的右端 内侧与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环形座7的左端内侧均设置有转珠10, 所述转珠10与链条9 滑动连接, 这种设置通过转珠10方便链条9在环形座7内的滑动, 通过弹簧11的弹力使滑动 环8带动链条9处于绷紧状态, 所述环形座7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 位于导热 油软管6左侧的所述转动杆12的右端与位于导热油软管6右侧的转动杆12左端均固定连接 有固定杆13, 所述环形座7的顶端面内侧开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杆13穿设在通孔内侧, 这种 设置通过转动杆12的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杆13从通孔内滑出, 通过固定杆13设。

  17、置在通孔内可 以在滑动环8将弹簧11压缩至最短后使对滑动环8进行限位。 0021 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沥青进入管3向沥青计量内桶1注入沥青, 在经过沥 青计量内桶1的对沥青进行配比计量, 通过固定电焊座5使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与导热油保 温管4连通, 使导热油可以在沥青计量保温外桶2与导热油保温管4内相互流动, 通过导热油 对沥青计量内桶1和沥青进入管3进行保温, 由于沥青进入管3与沥青计量内桶1的上方未相 互固定, 导致在沥青进入管3开设或停止沥青上油时, 沥青进入管3与导热油保温管4会发生 晃动, 导热油保温管4晃动时会带动与导热油保温管4相连通的固定电焊座5和导热油软管6 晃动。

  18、, 通过导热油软管6自身的伸缩性对传导至导热油软管6的晃动消除, 避免晃动导致固 定电焊座与导热油软管6之间的脱落, 在导热油软管6使用的过程中, 首先将转动杆12转动, 使 固定杆13从环形座7的顶端滑出, 在弹簧11的弹力下使左右两侧的滑动环8具有相反运动的 趋势, 使左右两侧的滑动环8对链条9进行拉紧, 在外物与导热油软管6碰撞接触前会首先使 外物与链条9接触, 外物会带动链条9弯曲, 链条9会带动滑动环8在环形座7内滑动, 通过环 形座7对滑动环8的限位, 使链条9对导热油软管6进行保护, 避免外物与导热油软管6的直接 接触, 之后在外物掉落后, 在弹簧11的弹力下使滑动环8复位, 带动。

  19、链条9处于紧绷状态, 当 需要对导热油软管6做维修或更换时, 拉动链条9, 使链条9带动在环形座7内滑动, 直至将 弹簧11压缩至最短,将转动杆12转动, 使转动杆12带动固定杆13插入环形座7的顶端内侧, 此时固定杆13会对滑动环8的顶端进行限位, 对滑动环8的顶端在环形座7内的位置做固 定, 使链条9弯曲, 方便对导热油软管6的检修。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52211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522116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522116 U 7 。